玛德琳卡的狗
暂无内容列表
玛德琳卡想养一只狗!一天,她发现一只狗,于是带着它在街区里走了一圈,给所有邻居炫耀她的宠物!
极具智慧的魅力的彼得·西斯以人种的熔炉——纽约为舞台,运用图中揭页和镂空的手法,带我们走进了富于想象力的奇妙世界。
一个女孩,一个愿望,一次游览,一个街区,继承前篇《玛德琳卡》,彼得?西斯带我们再次跟随玛德琳卡进行“世界环游”,感受街区里不同肤色、种族、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友善与和睦,进入彼得?西斯精彩纷呈丰富的绘本世界。
玛德琳卡和她幻想中的小狗的这次环游之旅,是对父母不同意养狗的小小抗议,但它所连接的并不仅仅是儿童(玛德琳卡)的心理与愿望,还有各种各样的狗以及人们童年时候与狗相处的美好记忆。这些记忆,是街区里的人们参与到这场小抗议的重要原因,也勾起读者心中隐藏的美好,更使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与玛德琳卡站在同一战线上。
对儿童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玛德琳卡的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现实的纷扰渐渐远离,儿童获得莫大的慰藉。从中世纪欧洲到埃及,再到极地雪域,儿童的幻想越来越不可思议,而象征现实世界的街区高楼则不断缩小、扭曲、倾斜。而最后,跟随玛德琳卡回家的竟然是一大群狗,这些狗是现实的,抑或是幻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作为《玛德琳卡》的续篇,本书也同样具备深厚的文化元素,也延续了上一本对纽约“文化熔炉”特质的表现。围绕着养狗展开故事,本身便具备了很强的西方文化色彩。玛德琳卡所遇到的人,肤色、外形、文化背景都不一样,而玛德琳卡问他们是否喜欢自己的狗时,彼得?西斯特意选择了英、德、日三种不同的语言来回答。也因此,在这个城市出生并成长的玛德琳卡,在浸入自己的想象世界时,也表现出了阔大的文化观。
文化、认知(职业、狗)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巧妙的揭页与镂空设计,丰富的细节(比如街区地图)等,将绘本“看”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使绘本的阅读之旅变成了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实在值得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