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毯子哪儿去了
暂无内容列表
“小毯子哪儿去了?。轻读书名,就能感觉到微微上扬的疑惑问话语气,我仿佛看到宝宝被问题吸引时的那种带着思考的错愕表情。莞尔之间,看到扉页上的两只有着婴儿可爱酣睡状的小狗狗分别睡在自己的小毯子上,故事的內在线索自是不言自明一一这是一个将要讲述小狗狗找小毯子的故事。直至慢慢读到最后一页,情节的推进想象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的小狗狗会这样执着地去找自己的小毯子吗?不大可能。然而,小宝宝会。十几个月甚至4、5岁的宝宝也会因安全感而需要自己的“爱”物,不见了会有不安感,会执着地去寻找;
——生活中的小狗狗的同伴关系会如此密切和关爱吗?不大可能。然而,小宝宝会。小宝宝的交往从一开始对成人照顾者的需要逐渐向同伴转移,2岁左右起吋迅猛出现对儿童玩伴的需要,交往的方式就是通过互相模仿和追随表现出来。
小毯子找到了! —— 开心(上海卢湾早教指导服务中心资深教师)
我看到的《小毯子哪儿去了?》尚未成书,还只是处于编制过程中的PDF格式“绘本”。读时触摸不到纸张质感、亦没有手捧一本小绘本的那种真切。尽管如此,抢“鲜”阅读仍不失为一份幸运,因为,《小毯子哪儿去了?》以佐佐木洋子一贯亲切、生动、轻溢着婴儿奶香般的风格的吸引了我。
“小毯子哪儿去了?”轻读书名,就能感觉到微微上扬的疑惑问话语气,我仿佛看到宝宝被问题吸引时的那种带着思考的错愕表情。莞尔之间,看到封面上的两只有着婴儿可爱酣睡状的小狗狗分别睡在自己的小毯子上,故事的内在线索自是不言自明——这是一个将要讲述小狗狗找小毯子的故事。
直至慢慢读到最后一页,情节的推进想象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的小狗狗会这样执着地去找自己的小毯子吗?不大可能。然而,小宝宝会。十几个月甚至4、5岁的宝宝也会因安全感而需要自己的“爱”物,不见了会有不安感,会执着的去寻找;
——生活中的小狗狗的同伴关系会如此密切和关爱吗?不大可能。然而,小宝宝会。小宝宝的交往从一开始对成人照顾者的需要逐渐向同伴转移,2岁左右起时迅猛出现对儿童玩伴的需要,交往的方式就是通过互相模仿和追随表现出来;
——生活中的小狗狗会和小猫咪分享自己的“爱”物吗?不大可能。然而,宝宝可以做到。3岁左右的小宝宝开始建立分享意识了,故事里暗含的分享也充满着画家对儿童分享精神的期待。
这份情理,就是佐佐木洋子笔下的小动物拥有着真实生活中婴幼儿的那些可爱的身形、举止和精神状态。
故事的语言很有特点,和画家的其他一些绘本一样,仍用“对话体”,除第一句“棕色的圆圆和黑色的点点是好朋友”这一句话以外,小狗圆圆的问话与其他动物的对话构成了整个故事,随着对话展开情节的起承转合,这符合1-2岁的小宝宝生活中的语言状态——主要是表达需要或者疑问探究,反映出绘作者对低幼儿的细致洞察与了解。同时,每一句话都非常干净、简洁、规范,句式简单重复1-3遍以后再推进到另一种表达句式里,这种稳定的结构易于让小宝宝听明白并理解。
但是,不交代讲述主体的问话体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这就对画面和文字的自然融合要求甚高。如,“点点,我的小毯子不见了,怎么办啊!”这是谁在说话呢?仅听、看这句话是不能明白的,但是画面上圆圆焦急的神情与点点同情的样子明确告诉了我们这是圆圆在提问。整本故事的语言与画面就是这样结合自然、融合——没有图片,表述不完整,读者就无法理解;结合了图片,表述完整了。作者用心的细致、缜密与巧妙一展无疑。更大的好处在于,顺应小宝宝读图理解的需要。
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想说明什么呢?对小宝宝有什么作用呢?我经常接触0-3婴幼儿的家长,有很多家长对小宝宝读什么感到困惑,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总是站在促进知识吸纳的角度来评判阅读的作用。今天,看到这本绘本,我认为推荐给低幼儿的家庭再适合不过了,同伴追随、翻箱倒柜、寻找发现、学习分享这些内容都是宝宝生活中已经或正在经历的经验,小毯子、球、套圈等这些真实物以及各种生活情景的再现,促进小宝宝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建立联系、重温经验,对促进记忆、发展联想、学习表达、培养关爱的情感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期盼这本书快点出版。相信,手捧它,就如同手捧纯净的小婴儿,成人会心生温暖爱意,陪伴身边那软香柔嫩的宝宝,共享阅读乐趣。
发表点评
我要点评(* 为必填选项)
*总体评价:
(点击星星为此书打分)*点评:(10-512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