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喜欢狮子,他看关于狮子的书,废寝忘食;他听爷爷讲狮子的故事,如痴如醉;就连晚上做梦都是自己在非洲追捕狮子。有一天,安迪竟然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真的狮子,可是那会儿,他能想到的只有拔腿就跑……
《安迪和狮子》是一本有着典型美国特色的绘本,流畅的情节、跃动的文字、动感的画面,让全书充盈着活力和自信。
作者尤其擅长刻画进行中的场景,他捕捉动作发生的瞬间,使得一幅幅画面如同定格后的镜头,串在一起便是连贯的动作。刚劲有力的线条、黑与土黄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省略了背景而着重描摹人物和狮子的特写,作者用极具动感和立体感的画面讲述了一个紧张刺激却打动人心的冒险与感恩的故事。
本书作者玛丽·荷·艾斯(Marie Hall Ets)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那里有湖泊、有森林,是个美丽的地方。玛丽回忆童年往事时说,她小时候经常一个人走进幽静的森林里,一待就是好几个钟头,她喜欢静静地坐着,观察周围的昆虫和小动物,也喜欢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包括风声、虫声、蛙声以及流水声。这样的静观与聆听,带给她莫大的乐趣,不但乐此不疲,更将这种美好感觉带到她的绘本创作中,而这也正是《和我一起玩》绘制的灵感来源。
玛丽通过书中的小女孩儿,将自己的童年经验重现,与小读者一起分享她的静观乐趣,也通过故事与图画传达了她的“自然观”,让人感动。
打开绘本,看见的是:太阳初升时,小女孩儿走到草地上,看见蚱蜢正在吃早餐,就对蚱蜢说:“和我一起玩好吗?”还伸手想去抓蚱蜢,吓得它马上跳开了。接下来,小女孩陆续看见了青蛙、乌龟、松鼠等小动物,仍然要它们和她一起玩,还屡屡动手去抓,这种举动当然吓跑了所有小动物。接连碰壁的小女孩儿非常落寞,只好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什么事也不能做。没想到就在这种“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原本——遁逃的小动物一一回来了,它们回归到原来的位置上,和小女孩儿静静地相处,看似保持安全距离,互不惊扰对方,其实已经形成了自然相处的模式,营造出和谐共处的氛围。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人是大自然的主宰,想要动物、植物或矿物,只要向大然尽情攫取即可;然而无度的需求,往往超过大自然的负荷,以致于环境惨遭破坏,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其实,人跟动物一样,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何与之相处,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功课。而玛丽创作的这一本书,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观聆听、和谐共处”,即安静地观察周围动物的一举一动,不惊扰,不伤害;仔细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不中断,不喧闹。我们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享受与动物宁静相处的片刻,临走前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任何一样东西,只是满怀思念与喜乐,这就是最丰富的自然之旅了。
这种静观万物的作法,不禁让人想起宋朝程颢《偶成》里的一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从古至今,对待万物的法则是一样的,只是有些人还没有悟出罢了。
或许是从小静观动物,玛丽对于动物有一股浓浓的疼惜,把它们当做伙伴一样嬉戏,当做朋友一样相处,这份情意不但在本书中表露无遗,也在她的其他作品中屡有显现。例如《在森林里》,小男孩儿在森林里遇到了狮子、灰熊、袋鼠等动物,和它们一起野餐,玩丢手帕以及躲猫猫,就像和朋友玩耍一般。《森林大会))中,小男孩儿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互相比绝活,这不正如同和朋友一块儿比较较吗?此外,玛丽通过多年观察动物所得,将每一只动物描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更增加了绘本的可读性。我们可以说,她绝对是动物的最佳代言人。
作者简介: 玛丽·荷·艾斯(Marie Hall Ets),1895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自幼喜欢涂鸦,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便和大人一起在绘画教室作画。长大后就读于劳伦斯学院和纽约美术学校,毕业后从事室内设计
1917年,艾斯和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罗吉结婚。两个星期后,丈夫应征入伍,翌年战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玛丽·荷·艾斯放弃了绘画,一边从事儿童福利事业,一边在芝加哥大学学习并获得学位。1921年,她受红十字会派遣远赴捷克继续儿童福利工作,却因医疗事故导致健康受损,次年回国。1930年,艾斯再婚,但是不幸再次降临,她的第二任丈夫与病魔斗争了近十年,最终不治而亡。1944年,玛丽·荷·艾斯返回纽约,重拾画笔,全心投入图画书的创作。玛丽·荷·艾斯一生共出版了二十一本图画书,其中《在森林里》(In the Forest)、《老鼠安东尼·乌先生》(Mr. T. W. Anthony Woo)、《和我一起玩》(Play With Me)、《宾尼先生的赛马》(Mr. Penny’s Race Horse)、《像我平常那样》(Just Me)分别获得1945年、1952年、1956年、1957年和1966-='r-的凯迪克银奖,另外,《还有九天圣诞节》(Nine Days to Christmas)荣获1966年凯迪克金奖。
玛丽.荷·艾斯的作品以简单隽永见长,常表现她对动物的热爱及与大自然的深刻交流。她被美国图画书界誉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树立了图画书典范的作家之一。
哪种昆虫住在泡泡屋里?
哪种昆虫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颜色?
哪种动物可以把身体吹得鼓鼓的,还能释放毒液抵御敌人?
哪种鸟类喜欢群居、哪种鸟类又喜欢独来独往?
本书用诗歌的形式出谜,用有趣易读的知识性散文解谜,配以优美、极富艺术性的刮版画,带领我们走入草地,观察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和植物,认识草地间的生态世界。新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开启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草地之旅,而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盈字里行间,极具感染力,启发我们每个人去重新认识身边的自然,感受蕴藏其中的美丽与奇妙。初生的兔宝宝、藏在泡泡里的吹沫虫、跳跃的草蜢、飞舞的蝴蝶、机敏的狐狸、在天空展翅翱翔的鹰……在介绍一个个草地生物的同时,也揭示出自然界中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万物处于不断变化与更迭中的自然规律。
《轱辘轱辘转》通过小猪一家在混乱中冒险的旅程,介绍了四百余种车型。这些千奇百怪的车辆,一定会让小读者大开眼界。
作为一本启蒙读物,本书汇集了航空、航海、铁路、公路等各种交通工具和工程车辆,孩子在认知这些名称的同时,也熟悉了它们的用途。其中有一些并不是生活中真正的车辆,而是作者有趣的想象,比如牙刷车、南瓜车、香蕉车、面包圈车。紧张激动、滑稽有趣的故事情节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快乐体验。
本书精心设计了多条并行的线索,毛美丽警官追捕司机皮皮狗,全能鼠妹解救陷在困境中的车辆,到处乱窜的金虫子一直隐藏在画面中。书中的丰富细节可以让孩子反复阅读,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4辑)(成长进行时)·伊莱家的谎言机:一个说实话的故事》由美国心理学会资深儿童心理学家撰写,专业插画家绘图,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专业译者。国内首套以儿童情绪管理和性格培养为主题的心理自助读物。生动、有趣的故事场景,成长的道理蕴涵其中。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更多互动交流。书后附有“写给父母的话”,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幼儿园和小学情绪体验与性格培养课程的最佳辅助教材,适合3-6岁儿童与父母、老师共读。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第4辑(套装共3册)包含:《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一个告状的故事》、《上学第一天》和《伊莱家的谎言机:一个说实话的故事》。《伊莱家的谎言机》:伊莱起初似乎并不习惯于说实话,可之后的说谎以及推卸责任给他带来了一系列的烦心事儿。这让伊莱认识到,实话实说其实挺好的。爸爸妈妈,还有他的宠物狗达菲,更喜欢他诚实。小孩子说假话、信口开河,甚至故意撒谎是很普遍的。为了帮您更好地理解小孩子说谎背后的“真相”,本书正文之后还附有心理学家玛丽?拉米亚博士所撰写的“写给父母的话”。
本套图书是美国华纳公司,经过多年创作而沉淀下来的一套经典故事丛书。10本书共收录了兔巴哥和崔弟的36个经典故事,主要是以兔巴哥、崔弟以及他们的小伙伴们为主角展开。
他们时而化身为拥有众多粉丝的超级摇滚明星,在全世界巡演的过程中,努力寻找失踪的唱片公司老板J先生,当然在旅途中会发生很多惊险有趣的事儿;时而扮演小侦探的角色,陪着老奶奶在世界旅行的过程中,侦破了一件又一件疑难悬案,抓到了一个个凶恶的坏蛋;时而变成乐于助人的好帮手,帮助生病的圣诞老人,将圣诞礼物送到全世界,在果园大丰收时,帮助老奶奶摘下所有树上的苹果……
书中的好伙伴们有时团结一致,有时智慧独立,有时坚持到底。当心情愉快时,他们乐于与人分享;当遭遇挫折时,他们也是一笑而过,继续开心生活。相信在阅读这些人物的故事后,能够提高孩子的乐群性、敢为性、独立性、自律性等多方面的情商。
同时,我们会在那些简单有趣、让人捧腹的故事中,看到善的光芒,感受智慧之光,体会热情、宽容、诚信、勇敢等品格,从而拥有健全人格。而且,这些充满智慧,又幽默搞笑的故事一定会让小读者们爱不释手。
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然后她吞下蜘蛛去逮苍蝇、吞下鸟儿去捉蜘蛛、吞下猫去抓鸟儿、吞下狗去咬猫、吞下奶牛去追狗,最后吞下一匹马——她撑死了!
这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民谣,可是谁也不知老婆婆肚子里的情况是怎样的,西姆斯?塔贝克用不断变大的洞洞,展现了生动跳跃的视觉效果,新鲜有趣!他还用撕纸拼贴的方式,把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融入故事中,又添了一份独到的艺术巧思!
故事结构循环往复,语言富于韵律节奏,让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节简单又夸张,充满了来自民间的诙谐和糅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无厘头式幽默!
Although I was a little surprised that this book was named theCaldecott winner this year, the first time I read it to a class, Iunderstood why. Kindergartners and first graders absolutely LOVEit! They laughed out loud and covered their eyes as the animalstumbled to the ground. I enjoy it more every time I share it with agroup of students. It's first rate!
There are some books in the world that you can flip through inthe bookstore and get a pretty good idea of the plot andcharacters. Then there are books like "My Friend Rabbit". Roughly ayear ago I wanted to know what all the "My Friend Rabbit" fuss wasabout. I mean, this book was a 2003 Caldecott Award winner afterall. I wanted to see why. So I went to my local independentbookstore and flipped through it. I flipped and flipped and wasbaffled by the heaping helpfuls of praise it had received. Myhaphazard flipping didn't reveal anything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or original in the story. Fast forward a year and I've finallytaken the time to sit down and read, "My Friend Rabbit" in itsentirety (a process which took me all of 93 seconds). Suddenly Iunderstood why it was so beloved. Though an incredibly simple plot,story, and set of characters, "My Friend Rabbit" is a remarkablybeautiful tale of two woodland creatures and their plane relatedmisadventures. It's simple in words and complex invisu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