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2019年英国5岁绘本故事书 - 儿童绘本 - 宝宝地带
加载中....
您的位置: 首页 > 儿童绘本 >

2019年英国5岁绘本故事书

保存至桌面

@ 海豚传媒 出品

桑德拉·狄克曼用温暖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如今气候变化给动物生存造成的困境,讲述了小动物们帮助一位无意闯入森林的“不速之客”回家的暖心故事。从远方大海漂泊至绿野森林的北极熊——“树叶先生”,栖身在森林的一个古老洞穴里,每天收集树叶。在目睹它两次跳崖起飞失败之后,小动物们对“树叶先生”的害怕与不解转化为对它的理解与尊重。*后,在一群可爱的乌鸦的帮助下,“树叶先生”终于回到了家乡。

编辑推荐:

海上漂来的“树叶先生”误入森林,小动物们害怕“树叶先生”,但是又对它充满好奇,这是不是和孩子初次见到陌生事物时的心理极为相似?看“树叶先生”孤孤单单的,小动物们有些同情它;听“树叶先生”说完自己的遭遇后,误解消除,小动物们终于完全理解并尊重它,还决定帮助它回家。狄克曼娴熟地搭配插画与文字,或缤纷绚丽,或大片留白,图画与文字间构成一种张力,自然流畅地展现了这些细腻的、多层次的情感变化,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阅读这本充满艺术气息的图画书时,孩子在动人的故事中,经历一场温情的心灵之旅。万物生而有灵,关注、理解、尊重其他生命,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注、理解与尊重。

“树叶先生”为什么是乘浮冰从海上漂来的?“树叶先生”费尽千辛万苦想要回去的家是在哪里?狄克曼在《回家》中并未给孩子明确答案。生态失衡、全球变暖是正在进行时,但我们似乎总觉得这是遥远的将来时。《回家》为3-6岁儿童精心编织了一个温馨有爱的森林童话,将沉甸甸的环保内核包裹在这个柔软的童话故事中,让孩子在温情故事中感受现实中的自然。

地球同此凉热,爱护环境、关爱自然,就是在爱护我们自己及后辈。

作者介绍:

著绘者:[英] 桑德拉·狄克曼(Sandra Dieckmann)英国艺术家、插画家,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创作过许多以动物和自然为主题的温情手绘作品。她擅长创作色彩缤纷、带有复杂渲染的手绘线条和图案花纹,用奇幻的色彩打造细腻的插画童话,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其作品曾获凯特·格林威纳奖、水石童书奖、世界插画奖等多项国际大奖提名。

译者:梅静 资深童书翻译,代表译作有《柳林风声》、《秘密花园》等畅销童书。

@海豚传媒出品

2016年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

国际知名插画师大卫·卢卡斯作品。

《这块岩石是我的!》双语绘本(全1册,赠32页英文原版图册)。 本书中,“This is my rock”句型简单重复,串联全篇,适合幼儿英语启蒙。作者采用图形艺术表现小山羊的情感变化,使小读者产生认同感,并随着小山羊一起改变,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小山羊有了“自我意识”。 他开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并且有了“拥有权”的概念。现在,他拥有一块岩石,这块岩石独一无二,这是他的岩石,除他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爬到他的岩石上来!

独占岩石之后,小羊开始觉得无聊、孤独、寂寞、冷……*终,他去找了其他山羊,与他们一同分享自己的岩石。

本书正文为中文,随书附赠32页英文原版图册。图册的前半部分为本书的英文原版,可以用于英语启蒙。后半部分包含作者简介,编者的话,山羊登高的科普知识介绍,还收录了作者创作谈,这是他*次在书里提及自己的亲人,并特意在图画中为*强壮的山羊画上了大哥常戴的围巾。

作者简介:

[英]大卫·卢卡斯/著绘

大卫·卢卡斯(David·Lucas)是英国作家兼插画家,曾于2008年被评为英国年度最佳新锐画家,他的作品先后获得了“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插画大奖”、“凯特·格林纳威奖”等多个标杆性世界儿童文学奖。

大卫曾先后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插画和艺术,这两所都是世界顶尖的艺术大学。毕业后,大卫开始从事图画书写作和插图绘制的工作,并迅速成为国际知名的插画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12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传播。

在从事创作的同时,大卫还在学校教授绘画和故事写作,他现在是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讲师。

@海豚传媒出品

《星之旅》讲述了有关亲情、陪伴、爱的永恒话题。以猫和老人的故事隐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它让我们感受到珍惜、陪伴和无言的爱的力量。

有一位名叫格雷塔的老夫人和她的猫比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们相伴相依。一天天过去,比利慢慢长大,他开始好奇窗户外面的世界,甚至想去星星之间旅行。老夫人格雷塔意识到自己正在日渐老去,她能给比利的只有默默支持与等待。比利带着憧憬和期许离开了,他*次见到如此美妙璀璨的星空,比利为老夫人格雷塔找到了一颗美丽的星星,那是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他一定要把它带回去送给老夫人。当星星送到她的手里时候,老夫人没有遗憾地和星星一起去了。比利相信,在太空的某个地方,格雷塔正在等他。所以他决定再次登上寻找她的旅程。

这本书从讲述陪伴和亲密开始,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别离和感伤,也映射了成长中的孩子正在构建的情感关系——亲密的家人、亲密的伙伴,所以孩子能对故事产生共鸣和共情。

作者简介:

申映珍

毕业于英国剑桥艺术学院童书与插画专业,她擅长运用水性颜料,重视画面的气氛渲染和色彩所营造的视觉效果。她尝试运用颜色和造型以及构图去吸引观众的目光,进而深入去探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目前,她不断在尝试各种媒材以及作品的表现方式。

编辑推荐:

遥远的凝视

徐榕 童书评论人

在图画书里,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死亡。正如绘本《星之旅》,不是对死亡的敬而远之,而是在生命追逐的纯美中,完成告别。

老夫人格雷塔和她的猫比利是好朋友。形影不离的陪伴、长久建立的依恋,作者运用图画不断“示意”,并通过开篇的*句话“一语道破”。文字与图画的交互,老人和猫的相濡以沫,让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散发着动人的气息。

比利渐渐长大,好奇和想象在召唤——穿越星尘,漫步月球,浩瀚的天空是你我共同的终点;格雷塔渐渐衰弱,等待和守候是无奈的选择——“你能为我摘一颗美丽的星星吗……我会为你留一盏灯,直到你回来。”在这个部分,故事的节奏慢了下来,文字和图画不断呼应、相互确认——就像格雷塔和比利之间的承诺和笃信一样,互为印证。因应情感和情绪,图画色彩也充满了明暗对比——深邃的夜幕下,格雷塔和比利依依不舍,星星和灯明亮而温暖。

寒冷的雪夜,漫长的归途,总有一盏灯为远行者点亮。日夜兼程,比利回家了,带着一颗美丽的星星;接过礼物,格雷塔远行了,变成一颗遥远的星星。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文字负责“写实”,帮助孩子理清讲述中的逻辑;图画负责“联想”,帮助孩子建立视觉上的探索。“我们还会再见的。”这是格雷塔与比利郑重的道别。图画则是两只手的特写,在这个页面里,图画和文字共同营造出一种“凝神以待”的氛围。阅读时手指间仿佛有一种凝重,不舍得翻页,不愿意导向结局,但又迫切地希望得到抚慰。

这本书,充满了温情和感激。

书中格雷塔和比利长久而持续的情感联结,能够应和孩子们的内在需要,也映射了成长中的孩子正在构建的情感关系——亲密的家人、亲密的伙伴,所以孩子能对故事产生共鸣和共情。故事中的纯真和诗意,也可以视作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对照。图画书里的情感,总是充满诗一般的甜蜜。这样的诗意表达,孩子擅长,大人需要。

@爱心树童书 出品

这是一本孩子对长大后情景的憧憬和想象的绘本。小时候,孩子总是被大人阻止做某些事情,不能随心所欲地吃零食,不能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所以孩子们许愿:等我长大,我一定要天天都吃着糖果上班,想看多久的电视就看多久的电视,那些现在看来困难的问题,等我长大一定都会迎刃而解的……书中充满了孩子们对长大后的生活的设想,是儿童视角对成人生活的幽默解读,也是孩子们对未来人生的希望,充满了童真的幽默和温暖。

《等我长大》也是获得奥利弗奖的音乐剧《玛蒂尔达》中的主题曲,由音乐天才蒂姆·明钦创作,音乐剧改编自罗德·达尔的童话故事《玛蒂尔达》,获得奥利弗奖、托尼奖在内的50多项国际奖项。

作者简介:

蒂姆·明钦

1975年10月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演员、制片、作曲、编剧。作为知名的音乐剧创作奇才,他作词、编曲的音乐剧《玛蒂尔达》,在2012年获得英国戏剧及音乐剧重头奖项奥利弗奖中的7项大奖,2013年获得美国托尼奖的5项大奖,还获得了格莱美奖提名,在世界范围内,《玛蒂尔达》已经获得超过50项大奖。《等我长大》是音乐剧《玛蒂尔达》的重要主题曲,更是蒂姆·明钦写给孩子的歌,生动地表达出孩子对长大的憧憬与想象。

史蒂夫·安东尼

英国绘本作家,作品曾获英国国家育儿出版物奖、牛津童书奖等。创作有“贝蒂着急了”系列《我想吃香蕉》《我还不想睡》等,获得《纽约时报》《学校图书馆》《柯克斯评论》《书商》等一致好评。

程何

我国知名音乐剧译配,近年来在中国上演的经典音乐剧《妈妈咪呀》《猫》《音乐之声》《我,堂吉诃德》《灰姑娘》《近乎正常》等的中文版译词大多出自她手。曾登上过《朗读者》、东方卫视《看东方》、TED演讲等栏目。在我国,程何是少有的职业音乐剧译配,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她也是2019年音乐剧《玛蒂尔达》全国巡演的官方译配。

编辑推荐:

《等我长大》是写给每一个孩子的故事,也是写给每一个成年人的歌。无论读者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会被这本书感动。对于小读者来说,这是对成人世界的期待和幻想。每个小朋友都曾像书中那样幻想:“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小时候总被大人警告“小孩子不能这样”,“小孩子不能那样”,“等你长大了你就能……”,仿佛长大了就什么都能做。所以小朋友总是盼望着尽快长大,长大了以后就可以想吃多少糖果就吃多少,想看多久的卡通片就看多久。而这本书就是描述的小朋友这样的期待,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年梦想。

对于成年读者来说,这是对甜美童年的再现,是对纯真梦想的追忆。已经长大后的我们,虽然早已明白梦想与现实的差别,再次回顾这些小时候的天真梦想,不由得会心一笑。这巧妙的会心一击,不仅仅能让长大后的读者微笑,也同时会有些微的感伤。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中,有网友写道:“因为知道床底下没有怪物,而且路过卖糖果的地方也不会稀奇,所以我知道我回不去了。”

@海豚传媒出品

圣诞节要到了,不仅警察和伦敦市的市民们在为节日做准备,伦敦市的强盗们也在做准备,他们计划在平安夜的晚上干一票大案,偷走所有的玩具,让孩子们没有圣诞礼物。

这可真是太坏了,这帮强盗中*坏的坏蛋包括大爪钳·阿丹、绑得紧·杰克、大口袋·比利 、木头脚·贺拉斯、神指偷·莫里斯和坏婆婆·斯瓦格。认准他们的样子,你准用得着。

幸好我们有正直、勇敢的警官皮尤,他能像野兔一样奔走,能像狗熊一样打斗,而猜字谜游戏也是他的强项。快来帮警官皮尤一起抓住这些坏家伙吧,你准能行!

作者简介:

阿兰·阿尔伯格(1938-),和妻子珍妮特·阿尔伯格(1944-1994)是我们这个时代极为成功的一对作家和插画家组合。在一起合作的二十年里,两人共同孕育了37本经典童书和一个真正的宝宝,直到珍妮特在五十岁去世时,他们的合作才结束。两人的书经常登上图书馆“广受欢迎书单”的榜首。

  如今76岁的阿兰已经创作了150多本童书,他的作品总是带着温和又有点儿古怪的幽默,大声读出来,感觉妙极了。书宝宝们曾两次让珍妮特·阿尔伯格获得凯特·格林威奖,三次获得该奖提名。做书成了阿尔伯格的家族事业,女儿杰西卡也成为了一名插画家。

  接触写作前,阿兰·阿尔伯格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是妻子珍妮特为他打开了创作之门。那时阿兰还是一名小学教师,而珍妮特已经开始画插画,她让丈夫为她写一个可以配有趣插图的故事,于是两人的创作激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快乐的邮递员》狂售六百万册;《幸福的一天》是他们为女儿杰西卡所作。

译者:

任溶溶,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广东鹤山人。中国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1 9 2 3 年生于上海, 1 9 4 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他翻译了大量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全集》《普希金童话诗》、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并创作了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小说《土土的故事》,儿童诗《爸爸的老师》《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

编辑推荐:

●2届凯特·格林威大奖得主阿尔伯格夫妇代表作,畅销四十余年。

英国凯特·格林威奖成立于1955年,目的是为了纪念十九世纪的儿童插画家凯特·格林威,与美国的凯迪克奖并列为图画书界两大至高国际荣誉奖项。

阿尔伯格夫妇自搭档以来配合默契无间,阿兰幽默又天马行空的故事和珍妮特细致生动的图画相得益彰,不光赢得了多次大奖,也广受读者的喜爱。《快乐邮差过圣诞》在英国一经出版就斩获凯特·格林威大奖,并成为四十余年来每年圣诞节热卖佳作,迄今为止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册。

《警察和强盗》是阿尔伯格夫妇为圣诞节创作的另一部杰作,为小读者生动呈现了平安夜晚警察和强盗之间的欢乐爆笑大作战,丰富的图画细节和朗朗上口的押韵童谣,是圣诞节日里亲子共读的不二之选。

●陈伯吹儿童文学杰出贡献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任溶溶为孩子精彩讲述,爆笑欢乐的圣诞节警匪大作战。

作者阿兰·阿尔伯格是玩弄文字的高手,他创作的故事不仅想象天马行空、内容幽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文字运用上特别精炼并注重句尾韵脚的押韵。这样的英文韵文无疑给中文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幸而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大师任溶溶老爷爷来为孩子们翻译重述这个故事。

任溶溶的翻译不仅照顾到儿童阅读的习惯,把译文变得通俗、顺畅、易懂,同时也能做到坚持原文的风韵,在中文译文中做到了内容、结构、意境与原文保持一致,并且让翻译过来的文字同样保持了格律和韵脚,使得儿童阅读的时候朗朗上口,更加容易接受。

例如全书*段,简简单单五行,每行不超过8个字,就用一段韵文为我们呈现出伦敦警察努力工作的场景:

伦敦警察在伦敦城,

勤奋、勇敢又忠诚。

他们喝茶提精神,

熬到凌晨三点整,

让你们睡得好安稳。

●经典童谣绘本,富有文学价值并朗朗上口的韵文杰作,亲子共读的不二之选,启迪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

《警察和强盗》不仅是一个发生在圣诞夜的幽默有趣的警匪故事,它还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全文句句押韵,结构设计精巧,不断有重复的场景和句式来加深孩子的记忆,推进故事的发展,这样的文体使得孩子易于朗读、记诵,并且在不断地重复记诵中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原文作者阿兰·阿尔伯格,还是译文的作者任溶溶,都十分注重童书创作中词汇的运用,他们的用词既精准、丰富又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对于儿童词汇量的拓展也十分有益。

例如文中警察皮尤和六个大盗作战的场景,作者用了一连串十二个动词来描述,使得画面生动异常:

警官皮尤还没搞明白整事情,

这伙盗贼就攻击他,像动物园猛兽一样。

他们掀掉他的警盔,扯下他的领带,

踩住他的警棍,把泥巴踢上他的脸,让他的眼睛睁不开,

拧住他的耳朵,挠他的脚底痒痒,

扒下他一半的衣服扔到大街上,

对他左一拳右一拳——噼噼啪啪!

甚至用婴儿车去碾压他。

难怪《警察和强盗》能够在出版40余年后,始终经久不衰。

阿兰·阿尔伯格一九三八年出生于伦敦南区的亚伯格,自幼就是一个喜欢幻想的孩子,因此,“爱作梦,上课不专心”经常是老师们在他的学习评量表中所写下的评语。然而,正因为他这种爱幻想的个性,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使他在三十五岁成为一名专职的儿童文学作家后,创作出许多生动精彩,想象力饱满的图画书故事。

阿兰的非凡想象力,加上妻子珍妮特经典的图画,共同创造出许多杰出的图画书。

珍妮特·阿尔伯格的画非常特别,不仅细致入微,而且是动态的。

举《警察和强盗》一书里的环衬为例,在这幅小小的A4纸上,珍妮特一共画了25个人物、2只小狗。其中一半是警察,一半是强盗,一只小偷狗,一只是警犬。

每个强盗都神态各异,有趁警察不注意抱着赃物快速偷跑的,有夺路而逃正好跳进警察的圈套的,有通力协作从屋里往外运保险箱的,有一出门不小心和警察撞了个对脸的,有怕被警察发现正两股战战躲在屋外房檐上的,有拉着吊绳正从窗口一跃而下的,有躲避警犬爬到电线杆上……

形态不一而足,却全无重复。这样细节丰富、细致而生动的场景,给孩子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乐趣。

整个画面是动态的,所有人的行为似乎都发生在你翻开书页的这一刻。

继续翻看下一页的图书,这种动态还在继续,前一页中偷保险箱的强盗已经被警察捉住,保险箱已经被夹在了警察胳膊底下,警察正拉着戴手铐的强盗向前走,看样子是要回警察局。

扉页上偷火腿的小偷狗也被警犬抓住了,现在赃物火腿到了警犬的嘴里,小偷狗也被系上了链子,被一同拉回警局。

这种连贯性极强的“纸上动画”为读者依靠读图来阅读,而不是读字来阅读一本图画书,提供了很重要的帮助。儿童,尤其不识字的学龄前儿童在阅读时,首先关注的就是图画,如果脱离文字,一本图画书还是能够完整流畅地被阅读,这样的图画书才是真正“写给孩子的书”。儿童在阅读这样的图书的时候,就有观看“纸上动画”的快乐,而快乐,不就是阅读重要的源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