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寻找爱的旅程。
故事从封面已经开始,小熊孤苦伶仃的眼神让人爱怜,想要爱而不得的表情让人同情。而翻开扉页,又是热烈的橘黄色和橘红色搭配,暗示出小熊对爱的热烈渴望。
小熊吉米的妈妈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在留给他一顶帽子后,也离家远走。成为孤儿的吉米,戴上爸爸的帽子,开始寻找爱。
作者在故事的开头只是简单描述了吉米的遭遇,但简洁的文字却精准地刻画出吉米的心情,“他忽然觉得心里空空的,仿佛破了一个大洞”,那种失落、寂寥、空空荡荡,只有身处当中的人才能体会。读者如果有失去亲人的经历,相信会被这句话拨动心弦。
吉米为老土拨鼠吓走了老鹰后,就和土拨鼠——小奶奶相依为命。小奶奶为他烹调食物、扇风、洗脚、说故事,让吉米体会到了爱的阳光。所以,当小奶奶死的时候,吉米难过得什么也吃不下。
后来,来了一只小兔子——小可爱,吉米仔细照顾小可爱,就如同小奶奶照顾他一样。可是,当小可爱遇见一只母兔子后,他离开了……
冬眠醒来后的吉米,决定带上帽子,再度出发。有一天,他救了一大群小动物。有了这些“小朋友”的陪伴,他不再感觉心中有个大洞。
故事不算新颖,甚至可以根据这个故事铺陈出一部长篇小说。但它给所有大读者和小读者一个启示:爱,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寻找。就像小熊吉米一样,他先得到了土拨鼠小奶奶的照顾,感觉到了被爱,才逐步具备了爱的能力,去照顾小兔子,拯救其他的小动物,所以只有被别人爱的经验,才有爱别人的能力。就生命的本质而言,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孤独个体,唯有爱能使个体相互联结、相互温暖。
“爱”,对小朋友是一个抽象的字眼,而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故事向孩子传达爱的观念,教会孩子们去爱。
爱是可以教的,当孩子生活在爱的怀抱中时。培养孩子的爱心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爱,因为爱像个水桶,只有先将水注满,才能倾倒出来。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指出,如果孩子的父母从感情上关心孩子,那么孩子往往容易具有友善、宽容和同情的美德,相反,那些感觉被父母轻视和排斥的孩子,通常具有很强的侵略性。这个故事中的吉米,虽然没有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但在寻找爱的旅程中却感受到了别人的爱。
爱是可以教的,当大人的教育方法得当时。大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通过游戏、讨论、示范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界定爱的行为。例如,让孩子了解,爱是关怀、爱是分享、爱是处处为他人着想。从身边的一事一物关注起,让孩子爱的感官更加敏锐,让孩子具备更强的爱的能力。
爱是可以教的,当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像《我想要爱》的故事时。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在夜晚柔和的灯光下,一起阅读这样的故事,一起感受童话的美妙,一起思考爱的真谛,我想,此时亲子之间传递的柔柔暧意,一定会和故事中浓浓的爱意汇成一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6年4月,我在杭州绿城育华小学举办“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时,首次听到了《我想要爱》这个故事,那是由杭州长寿桥小学的娄屹兰老师执教的一节图画书阅读课,会场洋溢着爱意和诗意,给我也留下了深刻印象。若干年后,那些听了这节课的教师和学生们,还记得这节别致的“爱的教育”课吗?
“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在中国,这是家喻户晓的动画台词。
巴巴爸爸的形象是由法国漫画家德鲁斯泰勒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缇森所创作。“巴巴爸爸经典系列”的第一本《巴巴爸爸的诞生》出版于1970年,书一出版就受到了英国评论界权威的赞誉,并在同年的博洛尼亚书展上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巴巴爸爸很快风靡整个欧洲。1975年,联邦德国将巴巴爸爸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并于1981年在美国首播。很快,40多个国家的观众就从电视机里结识了巴巴爸爸一家。
巴巴爸爸以他的独创性和幽默感,为世界的大孩子和小孩子提供了快乐。巴巴爸爸一家的和睦、温馨、相亲相爱,永远温暖着全世界人们的心灵。
爸爸的围巾是一条暖暖的绿色的围巾。妈妈说这围巾很适合我。于是,我戴上了爸爸的绿围巾。
星期一。我围上了爸爸的围巾去上学。上学路上我遇到了一条大黑狗,但我紧握围巾没有被吓哭。
星期二。我和同学们玩捉迷藏,跑得比以往快了很多,老师也吃了一惊。
星期三。美子夸奖了我的围巾,我高兴了一整天。
星期四。我和淘气的良知第一次玩在了一起。
星期五。夜晚,我去公园取书。发现了猫咪在长椅上看书。
星期六。我替生病的妈妈去买东西,得到了大家的表扬。
星期日。我和朋友出门去跳绳,大风刮走了爸爸的绿围巾。
围巾找不到了,原来爸爸的绿围巾会魔法,变成了春天的绿树绿草。我看着满眼的春天绿色不再哭了。
所以,爸爸,你不要再担心,就在天上看着我和妈妈吧
《大熊爸爸当保姆》:大熊爸爸似乎不太擅长带孩子。这次到邻居家当保姆,他会不会发现带孩子的小秘诀呢?
《大熊爸爸是个英雄》:一个寒风凛冽的晚上,兔子先生的洞穴塌了,猫头鹰的巢被吹散了……他们都慌乱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风雨中,英勇的大熊爸爸是如何营救他的朋友们,他是否能够找到失踪的小兔子呢?
《大熊爸爸的小毛头》:整个树林都睡着了,只有大熊爸爸家的灯还一直亮着,因为他们的新宝宝不停地哭啊哭啊。大家什么办法都用过了,都没有用,熊宝宝还是哭个不停,一直到小熊想出了一个办法……
《大熊爸爸去野餐》: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熊爸爸带着他的宝宝,还有格格熊家的三只小熊一起去野餐。可是野餐并不像大熊爸爸所设想的那样顺利,而是状况百出。三只小熊很淘气,大熊爸爸又带错了篮子……
《大熊爸爸的假期》:当大熊爸爸决定带全家去野营的时候,小熊说“我喜欢度假”。可是当一个怪物出现在他们的帐篷外时,大熊爸爸不禁问自己,这到底是度假还是探险?
大熊爸爸当保姆
大熊爸爸是个英雄
大熊爸爸的小毛头
大熊爸爸去野餐
大熊爸爸的假期
两岁大的尼尔.阿姆斯特朗观赏了一场飞行比赛,这深深刻印在他幼小的心上。尼尔一天天长大,他一次又一次梦见自己屏住呼吸,飘浮在半空中。他在教会的墓地割草、在面包店打工,支付上百架模型飞机和《空中旅行》杂志的费用。在万里无云的夜里,他会爬上邻居金德先生的车库屋顶,用望远镜欣赏月亮和星星。一天,尼尔问父母,可不可以让他去学开飞机?他的父母答应了。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这个生性害羞的小男孩踏上了月球,成为几百万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本书通过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眼睛,记录了奶奶从获知身患绝癌(多发性骨髓癌)到去世的这段日子。照相机镜头追踪着这只猫所看到的奶奶,如实地反映了死神给奶奶的身体带来的变化。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艾玛奶奶日渐虚弱。
此外,书中的照片还告诉我们,死亡的瞬间是很平静的。死亡原来是这样降临的,可能连很多成年人都不知道。
关注死亡,讨论死亡,也就是认识“生命之重要、生命之宝贵”的过程。
很少有孩子会问“人死了以后会怎样”这样的问题。因为成人不愿意涉及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他们自己也很少有机会认识到,生命其实是有限的。
本书用镜头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死亡这一过程和死亡本身。有人认为,不仅是孩子,父母也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降临时并不痛苦”,这样的人生真理,难道我们不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好好分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