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 2009年法国4岁亲情类绘本故事书 - 儿童绘本 - 宝宝地带
加载中....
您的位置: 首页 > 儿童绘本 >

2009年法国4岁亲情类绘本故事书

保存至桌面

雅各布的心理布满了乌云,他喜爱的奶奶要离开家住进很远的医院,现在奶奶住在一间很大的病房里,她的双腿软弱无力,有专门的护士照顾着。幸运的是,奶奶留给雅各布许多宝贝:红嘴小丑,巴蒂娃娃贝拉。这些曾经陪伴过奶奶的玩具和雅各布一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险。

雅各布发现了更值得珍藏的宝贝。

《和爸爸一起散步》这篇绘本绘图很淡雅,简单,故事结构不复杂,也很简单,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一样,但是读完之后就是让人有种幸福,感动的滋味。

从小爸爸带我去山上玩耍时,每当我不小心摔倒时,爸爸都会背着我回家。那时候我问爸爸累不累。爸爸说:“是的,你是挺重的”。不过他并不打算把我放下来 ,我想:也许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

长大后,爸爸开始需要我帮助了,可是有时当他慢慢向我伸出手的时候,我却不耐烦,

“你愿意过来吗?”我问爸爸。

“恩,我愿意,我这就来。”他气喘吁吁地说。

后来我谈了个女朋友?我很爱他,当时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可是她后来离开了我,因为她不爱我。

我又跟爸爸来到了小时候的山边,我们靠着一起看太阳,此时很幸福。回家的时候爸爸走不动了,我背起了爸爸。爸爸问:“孩子重吗?” 我回答:“是的,有点点”。我想爸爸以前对我说的话:“一个怀有爱心的人,是不会感到沉重的!”这是真的。我将这个故事简单的阐述下,可是这样并不能将作者内心要表达的感情,让读者深刻的去体会,确实是一本记录了亲情的好书,应该读读,感受下如何去珍惜这份感情,这份超越一切,精神与肉体的伟大力量。

这是一段寻找爱的旅程。

  故事从封面已经开始,小熊孤苦伶仃的眼神让人爱怜,想要爱而不得的表情让人同情。而翻开扉页,又是热烈的橘黄色和橘红色搭配,暗示出小熊对爱的热烈渴望。

  小熊吉米的妈妈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在留给他一顶帽子后,也离家远走。成为孤儿的吉米,戴上爸爸的帽子,开始寻找爱。

  作者在故事的开头只是简单描述了吉米的遭遇,但简洁的文字却精准地刻画出吉米的心情,“他忽然觉得心里空空的,仿佛破了一个大洞”,那种失落、寂寥、空空荡荡,只有身处当中的人才能体会。读者如果有失去亲人的经历,相信会被这句话拨动心弦。

  吉米为老土拨鼠吓走了老鹰后,就和土拨鼠——小奶奶相依为命。小奶奶为他烹调食物、扇风、洗脚、说故事,让吉米体会到了爱的阳光。所以,当小奶奶死的时候,吉米难过得什么也吃不下。

  后来,来了一只小兔子——小可爱,吉米仔细照顾小可爱,就如同小奶奶照顾他一样。可是,当小可爱遇见一只母兔子后,他离开了……

  冬眠醒来后的吉米,决定带上帽子,再度出发。有一天,他救了一大群小动物。有了这些“小朋友”的陪伴,他不再感觉心中有个大洞。

  故事不算新颖,甚至可以根据这个故事铺陈出一部长篇小说。但它给所有大读者和小读者一个启示:爱,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断寻找。就像小熊吉米一样,他先得到了土拨鼠小奶奶的照顾,感觉到了被爱,才逐步具备了爱的能力,去照顾小兔子,拯救其他的小动物,所以只有被别人爱的经验,才有爱别人的能力。就生命的本质而言,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孤独个体,唯有爱能使个体相互联结、相互温暖。

  “爱”,对小朋友是一个抽象的字眼,而我们可以借助这个故事向孩子传达爱的观念,教会孩子们去爱。

  爱是可以教的,当孩子生活在爱的怀抱中时。培养孩子的爱心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爱,因为爱像个水桶,只有先将水注满,才能倾倒出来。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指出,如果孩子的父母从感情上关心孩子,那么孩子往往容易具有友善、宽容和同情的美德,相反,那些感觉被父母轻视和排斥的孩子,通常具有很强的侵略性。这个故事中的吉米,虽然没有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但在寻找爱的旅程中却感受到了别人的爱。

  爱是可以教的,当大人的教育方法得当时。大人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通过游戏、讨论、示范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界定爱的行为。例如,让孩子了解,爱是关怀、爱是分享、爱是处处为他人着想。从身边的一事一物关注起,让孩子爱的感官更加敏锐,让孩子具备更强的爱的能力。

  爱是可以教的,当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像《我想要爱》的故事时。如果父母和孩子能在夜晚柔和的灯光下,一起阅读这样的故事,一起感受童话的美妙,一起思考爱的真谛,我想,此时亲子之间传递的柔柔暧意,一定会和故事中浓浓的爱意汇成一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6年4月,我在杭州绿城育华小学举办“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时,首次听到了《我想要爱》这个故事,那是由杭州长寿桥小学的娄屹兰老师执教的一节图画书阅读课,会场洋溢着爱意和诗意,给我也留下了深刻印象。若干年后,那些听了这节课的教师和学生们,还记得这节别致的“爱的教育”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