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说我第一眼就喜欢凯。凯身上有我多么熟悉的气味啊!
我还得承认,作为一位母亲,这巨大欢喜之中所包含着的忧心忡忡:你去看凯那些扣错扣眼的外套,凯头上碰的大包,凯飞奔时摔在地板上的愁眉苦脸,我相信这对每个母亲来说部是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这时候呢,大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皱起肩头,他们叹患着,似乎完全听不见一个孩子最简单而天真的理由——
你说,为什么总有一些家伙存心跟凯捣乱呢?比如马路上突然长出来的“幸灾乐祸的小石头”,比如故意藏到夹克里面的袖子,再比如冬天要穿的一大堆的衣服、围巾、长筒袜子和牛仔裤什么的,更别提“会闪电般地跳起来”的牛奶杯子和小熊卡考等等,它们简直是凯的对手哪!它们是不是专门联合起来和凯做对呢?这么不怀好意又活灵活现……
说实在的,面对这些混乱,谁又认真注意过孩子凯呢?尽管,不用说谁部看得出,凯真是一个健康可爱、生气勃勃的小家伙呢!仅凭这一点,凯的母亲就该感谢上帝的赐予了。可为什么,我们常常对于值得感恩的一切充满了世俗的怨怅呢?为什么,我们总忍不住一遍遍对孩子抱怨“你就不能小心一点吗?”为什么,在我们眼里,自己的孩子似乎总是比别的孩子笨呢?甚至于,为什么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孩在他母亲眼里,有时候还比不过一本不小心就翻破的小书,或者是一只不起眼的、被打翻的杯子呢?
或许,换一种立场我们会说,母亲们的拖怨其实包含了她们对于孩子的深切的爱和期待。可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种爱和期待的表达方式是多么消极!大人们的焦虑和叹息对于孩子来说,与其说是一种不够公正的评价,还不如说是对于一颗小小的自尊心的伤害。当孩子从成人的目光中接受了这种怀疑,就会像凯那样似懂非懂地重复着大人们的评价:“我太笨了。我老是做错事。妈妈说我很烦人。……”
这真让人感到遗憾和心疼。
每个孩子总是在不断尝试中长大的。他们的生理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有时候由于小肌肉群还不能控制自如,小孩子常常会在翻书的日寸候撕破它们,会在喝牛奶的时候碰洒到地板上,这部很正常。重要的是,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安慰和鼓励。来自成人的耐心、肯定和抚慰,会在心理上帮助孩子克服沮丧与怯懦,建立再次尝试的信心。常常就是这样,孩子们的突飞猛进似乎就在一瞬阍降临。就像凯一样,当他在大灰猫的鼓励下发现并重新树立了信心,他神奇地做好了一切:“这天晚上.杯子不跳了。图画书也很安静。”
是啊,凯拥有他的大灰猫,真值得庆幸。大灰猫及时出现在凯的身边,用它的赞扬纠正了凯对于自己的判断。大灰猫真有那么神奇吗?相比大人们消极的抱怨,它只不过是用一种耐心积极的方式完成了爱和期待的表达,其实就这么简单。大灰猫看到了孩子眼里的世界,它更懂得安抚和鼓励的巨大推动力。而我们也该庆幸自己拥有一本这样完美的图画书了。
有趣的是,如果你认真读一读最后一页中本书作者与绘者的自我介绍,你是否能从那里依稀发现“凯”小时候的影子呢?他们现在自信地写着、画着,微笑地看着自己笔下的凯。真好!我是说,当合上这本可爱的小书时,我也情不自禁地对正在搭积木的儿子说:“嗨,凯能行,你也能行哦!”
大象的鼻子可以喷水洗澡,蝙蝠的耳朵可以用来侦察,角蜥的眼睛可以喷血,猴子的脚可以用来那东西……
本书获得凯迪克银奖。这是一本没有具体故事情节的书,然而以提问的方式带出各种动物身体不同部位对于他们的独特功能。是一本极好的科普认知图书。
《玛德琳》一共是四十四幅图,其中八幅是彩色的,余下的三十六幅则是黄底黑白画面。彩色的除了一张病房的花之外,都是巴黎的街景以及戏剧性的场面,用电影语言来说就是远景,如第9页,孩子们穿过旺多姆广场时,遇到一个捂着帽子紧追珠宝盗贼的警察。第24页救护车驶过有埃菲尔铁塔耸立的街道。而黄色背景的黑白画面,多半是房子里面发生的事,如孩子们刷牙、睡觉。
顺便说一句,《玛德琳》还有一个诱人之处,就是画出了巴黎的风景。中文版和日文版后面都有一个附录,一一标出哪一页画出了那些巴黎有名的场景,像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卢森堡公
园等等。
如果要是有人问我,《玛德琳》的什么地方吸引了我?我可能会说是那十二个小女孩。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她们排成两排,一人手拿一朵花走进玛德琳病房的那个画面。一样的个子,一样的帽子,一样的衣服,可如果细看,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的发型都是不一样的,个性鲜明。十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偶数,日本就有研究者指出,这本图画书的魅力之一就藏在十二这个数字上,因为十二既是一年的月数,又是时钟走一圈的小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亲近的一个数字。当它缺少了一个,就会引起一种不安,而那就是这本图画书引入思考的地方了。
《大闹天宫》主要内容: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
《宝莲灯》主要内容:天宫中的三圣母爱上了人间书生刘彦昌。为了爱情,三圣母不顾二郎神反对,带着宝莲灯私奔下凡与刘彦昌相会。七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沉香渐渐长大,和母亲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二郎神从宝莲灯的闪光中发现了他们。为了维护天规,他抓走了小沉香,要挟三圣母交出宝莲灯。无奈之中,三圣母只得把灯交出,并被压在华山底下。
沉香从土地神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同为人质的部落头人之女嘎妹的帮助下,沉香机智地与护灯秦俑周旋,夺回了母亲的宝莲灯,逃离天宫,踏上了寻母之路。
征途中,磨难重重。鬼城、荒漠、怪石诡异多端;雪崩、地裂、沙暴恐怖惊人,这一切都没有磨灭沉香的救母之心。幼年的沉香在经历了种种险遇之后,终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成长为一个英勇的少年。
孙悟空为沉香的执着所感动。在他的点拨下,沉香带着小猴和白龙马直奔火山,他在嘎妹和部落人民的帮助下,推倒了二郎神的石像,铸成了神斧。 沉香举起神斧,与二郎神决一死战。他越战越勇,令二郎神难以招架。激战中,二郎神屡施毒计,欲将沉香置于死地,并抢夺宝莲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宝莲灯突发金光泻进沉香体内,与沉香合而为一,终于把二郎神打败。云开雾散,大地回春,沉香劈开华山,救出母亲。母子终于相会。
海豚绘本花园致力于引进和分享全世界最优秀的图画书,从2006至2011年,海豚绘本花园已经出版了300多本优秀绘本,海豚绘本花园套装系列均为精选的其中的最经典的作品——内容涵盖“启蒙认知”“情绪管理”“生命教育”“价值观培养”“成长励志”“哲学启蒙”“阅读兴趣培养”“艺术与文化”等各大主题,涉及生活习惯、儿童心理、亲子关系、阅读分享、成长教育、美德素养、自然环保等题材,关注对儿童成长中的基本素质,如亲情、友爱、感恩、担当、勇敢、励志、情绪管理、自尊自信、善良、环境保护、自我保护、亲近自然、遵守社会规范、交往礼仪、团队精神等潜移默化的影响……
海豚绘本花园第二辑包含15本精选平装绘本。
《世界为谁而存在》
“世界为谁存在?”狮子宝宝问爸爸。“呃,看看你的四周,”爸爸回答,“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绿油油的草原,让你奔放跑跳;每一只斑马、羚羊与每一头大象,帮助你茁壮成长;每一块耸立平滑的岩石,让你享受阳光。你应该相信,世界为你存在!”……本书通过不同动物的亲子对话,让孩子们感动、赞叹大自然之余,也越发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恩和敬意!
1986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获奖画家代表作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倾情导读
这是一个大大的哲学
透过动物的亲子对话,让孩子们感动、赞叹大自然之余
也越发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恩和敬意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动物为什么不能穿衣服?因为一条蛇会穿不上裤子,一只羊会把衣服当午餐吃掉,一头海象穿上衣服总是湿答答的……这本可爱的绘本,三十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它告诉孩子为什么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因为那正是动物自己的衣服。图画与文字搭配,充分展现出幽默感;而且其中融合了动物的特性,让孩子不断发现惊喜!
畅销美国30余年,受到亿万孩子亲睐的经典图画书
台湾省“中国时报?开卷版”推荐图画书
台湾教育部门优良读物推荐作品
《松鼠先生和月亮》
一天早上,松鼠先生一下子惊醒了。因为月亮掉在了他的屋檐上。大大的问题突然摆在松鼠先生面前:如果月亮从天上掉下来了,怎么办?一开始,一切似乎令人绝望,但是如果大家联起手来,再大的问题也会变得渺小……
2007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大奖作品
来自月亮的欢乐和希望,献给那些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孩子
嗨!我是魔笛仙子,住在丛林深处的幸福岛上。那里鸟语花香,开满了玫瑰花。清晨,花瓣上会挂满露珠,像谁在花苞上撒了一大把细碎的宝石。我有一支神奇的竖笛,只要我吹响笛子,那清亮的笛声就会让人忘记烦恼、忧愁和一切不愉快的事。
哈巴特和贝利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也是我的好朋友哦。有一天,他们为一点小事吵架了,可他们都想原谅对方。他们请我用魔笛帮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告诉他们,晚上我会吹响魔笛,让他们忘掉这些不愉快的事,他们还会是好朋友,还会一起玩游戏……第二天,当黎明的曙光划过天际时,哈巴特和贝利醒来了。他们吃过早饭,跑出了门,来到幸福岛上的大槐树下快乐地玩耍着。他们手拉着手,笑个不停,浓浓的笑声,把昨日的争吵送出好远好远。
或许你会问:那天晚上,魔笛的声音真的飘进了哈巴特和贝利的梦里了吗?告诉你一个秘密:那天晚上,我并没有吹响魔笛。因为我知道,即使不依赖魔笛的神奇的力量,哈巴特和贝利也会忘记不愉快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彼此有着浓浓的友谊;因为,哈巴特和贝利都懂得:朋友之间,需要多一分宽容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