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片小树林陪伴我度过充满幻想的孩童岁月。那儿有许多美丽的栾树。秋天时开满金黄色的小花,点亮了整片小树林;等到黄色小花转成串串红色果荚时,那是栾树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白天,阳光从树冠洒下一道道的光线,那斑斓的光影加深树林的神秘感。夜晚,猫头鹰、青蛙……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地从树林里传来,更引发我对小树林无限的想象。
然而,在某个清晨,一阵阵刺耳的电锯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也毁坏了陪伴我成长的小树林。原来是巷底的幼儿园以“整理环境”为由,想要砍伐掉这片茂密的树林。任凭我一个人拼命抗议、抢救,仍无法阻挡他们摧毁小树林。我的内心有无限伤痛与不舍,因此大病一场。
长久以来,我一直想为这片小树林做些事情,也为伤痛的心找个情绪的出口。一次偶然的机缘,与友人谈起小树林的事,他跟我讲了一段有关这片树林以及我为什么会生病……。一刹那间,我全都懂了。于是我决定创作这本书,记录我与小树林的情感经历,一个永远在我心里的故事。
我在以往的创作中,较常关注大环境被破坏的问题。而这本书,我想将议题回归到每个人所处的社区环境。希望借由自己与社区互动的生命故事,引发大家的共鸣。让我们重新来关注社区环境,发现社区美丽的角落,一起来说说属于自己社区的生命故事。——张又然 本书画者
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山上的老虎看见了,心里想:那大胖驴一定很好吃!
山下的小偷看见了,心里想:那大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这天晚上——沙沙沙,嗒嗒哒,老虎和小偷都来了……
悉悉索索,小偷扒开了屋顶;悉悉索索,老虎挖开了墙角。
咦,什么声音?王老汉被惊醒了。
管它贼了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太婆说。
“漏”?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小偷想。
“漏”?我翻山越岭这么多年,还从没碰到过漏。难道这家伙比我还厉害?老虎想。
吗呀!哗啦!小偷吓得脚下一滑,普通一声摔了下去……
哎呀!是漏啊!哎呀,是漏呀!
老虎驮着小偷拔腿就跑,跑过了驴背山……拐过了驴背湾……跳过了驴背冈……
《葡萄》能够十分传神地以语言和绘画,描写出小狐狸可爱的天真性格,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站在幼儿的立场,抓住了幼儿的逻辑。如果说,种葡萄要有爱,这还不是只有幼儿才会有的想法,那么,请教猪妈妈等人,通过忍住嘴馋而理解“爱是恒久忍耐”,恐怕就是幼儿特有的心思和理解事物的方式了。
儿童文学的幽默与儿童的心理和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幽默不是纯然客观地来自于儿童的生活,而是包含着作家的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在《葡萄》这一幽默的故事里,我感到幽默一方面是来自幼儿特有的天真,另一方面则来自作者的心性。我似乎在语言和绘画所共同完成的故事叙述的背后,看见作者自己也在微笑。她是有意把“爱”这一高尚又严肃的事物,与“吃”这一看起来既不高尚又不严肃的事物嫁接在一起,从而营造出幽默效果的。没有紧紧绷着的思想,没有过剩的情感,是这部作品的令人称道之处。
真正的幽默往往有严肃的东西蕴含其中。如果我们承认小狐狸的追求“吃”的生活也是生活的话,我们就应该为执著追求梦想、努力求得实现的小狐狸的天真所感动。就算我们大人看不出这些,小孩子却能心领神会。也许习惯于一般文学阅读的成人会觉得这个故事太“小”,但是如果站在儿童的立场,这个故事其实大有深意。表面看来,整个故事表现了小狐狸对“吃”的执著,但是,作者对于小狐狸为实现“吃”这一理想所采取的行动、所付诸的努力的描写,却使作品超越了“吃”的次元,进入了精神生活的境界。
在这讲究题材创新的潮流中,作者却选择了读者耳熟能详的“父子骑驴”的故事来演绎,从传统文化中展现出新意,蕴藏着作者的匠心独具。
父子在进城途中所遇到的路人,分别由中国文学著作里的角色来扮演,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表达出对父子“骑驴”的态度。这对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可以轻松地理解书中“画中话”的个中含义和幽默感,读来更是兴趣盎然。
《进城》的黑白手法也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水墨,作者不求墨色的变化,只更单纯地以平涂的方式来施色,形成类似黑色剪纸或皮影戏的效果,不过也因为这样的方式,图像更显清晰利落。另外,作者也注重角色的动感活泼,构图与取景角度也极富变化,使图像更富现代感。
在没有见过海的日子里,公园里一汪浅浅的池塘就是我心中的大诲。我和小伙伴们曾有过一个伟大的计划:用苇草编造一艘海盗船,去广阔的“诲洋”中探险!我们哼着儿歌坐在岸边,编着手中长长的苇草,将脚丫伸进水中画圈……总有许多热心的小观众闻讯赶来旁观:长手长脚的水黾跑得最怏,蜻蜓在头项上飞来飞去,龙虱不时冒个泡泡表示支持,连背了许多宝宝的负子虫也好奇地露出水面……
可惜,探险的计划一直没能实现,而我,也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在看似平静的池塘里,竟有着许多惊险的故事随时都在上演。
如果我们的苇草船真的成功下水,宝宝,你猜它会有什么奇遇呢?
"越王句践为了雪耻复国而「卧薪尝胆」;齐国将领田单设计了「火牛阵」,突破围军;齐国宰相孟尝君喜欢招待宾客,平时家里总是有三千个客人呢!这些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丰富孩子阅读经验与思考,及做人处事、学习态度的模范。
精彩目录:战略家曹刿、孔子为万世师表、勇敢的子路、子贡是外交家、少年英雄汪踦、接受意见的晋献公、介之推清高廉洁、程婴誓守信义、管仲不顾私谊正气凛然的太史、忠孝难全的专诸、军事家孙子、墨子救国爱民以诚退敌的华元、忠于太子的黄歇、句践卧薪尝胆、竖谷阳弄巧成拙孙膑足智多谋、豪爽的孟尝君、冯驩为君买义、使火牛阵的田单深得军心的吴起、起死回生的扁鹊、孟母三迁教子、友义的聂家姊弟"
台湾邹族少年阿地在奶奶去世后,带着奶奶留给他的樱花瓣,和爸爸一起重回故乡阿里山。奇怪的是,那年的阿里山特别冷,本该开放的樱花,也迟迟不见踪影。
阿地在光秃秃的樱树下思念奶奶,一阵风吹来,手中的樱花瓣飞起来,带领他走进森林的迷雾中。阿地跟着花瓣拨开重重白雾,走过巨大的神木,终于体验到祖先过往的欢笑和悲伤,成为一个真正的邹族少年,并在动物朋友的帮助下,拯救了重病的樱花精灵,让春天重回阿里山上。
画者将邹族神话和图腾元素隐藏其中,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和叙事性。例如阿地与大黑熊一起同行,寻找樱花精灵,是用来比拟邹族哈莫天神与随行灵兽黑熊的关系;绣眼画眉是邹族的占卜鸟,暗示一种方向;还有许多原住民雕刻的图腾融入画面的背景中,以暗示的方式表达邹族“万物有灵”的精神。最后人与精灵共舞的画面,精灵、神灵、动物的造型、衣饰,皆取材自邹族口传文学中的神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