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 出品
“你我之间的距离,比永远还要遥远。”一个普通女孩看到明星舞者的演出,被现实和梦想间的鸿沟吓到,发出这样的感叹。她认为自己的舞者梦根本不可能实现。然而,明星舞者告诉女孩,自己年少时也曾一样迷茫,但只要拥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并且孜孜不倦地练习,就能实现梦想,像火鸟一样闪耀。
《火鸟》用诗般的语言激励所有拥有梦想的孩子,让他们意识到人生没有局限,只要全心投入,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梦想都一定能实现。
编辑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书 美国科瑞特·史考特·金童书金牌奖|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年度图书
★美国芭蕾舞剧院首席舞者柯普兰 & 凯迪克大奖画家麦尔斯
★献给有梦的孩子,以及那些被现实和梦想间的鸿沟吓到的young people
★《火鸟》是一本能鼓舞所有年轻人的传奇之书。它的作者米斯蒂·柯普兰13岁才第一次接触芭蕾, 17岁进入全世界芭蕾爱好者心驰神往的“梦之队”美国芭蕾舞剧院深造,25岁柯普兰成为这个顶尖芭蕾舞剧院历史上第一位非裔芭蕾首席舞者。
在绘本处女作《火鸟》中,柯普兰将她个人经历优美地转化到纸上,配合插画师麦尔斯采用抽象拼贴画的创作手法,风格大胆强烈,极具动感,令人目眩神迷。 “我希望人人都能感受心底蕴藏的力量,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不论你的外表如何,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不懈努力,全心投入,你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柯普兰将《火鸟》献给每一个心中有梦的孩子。
作者简介
[美]米斯蒂·柯普兰
美籍非裔芭蕾舞蹈家,1982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13岁才开始接触芭蕾舞,仅仅用了8周就学会足尖站立。她17岁进入世界六大芭蕾舞团之一的美国芭蕾舞剧院(ABT),2007年成为舞团当时唯一一位在职的女性非裔独舞演员。2012年,米斯蒂出演芭蕾舞剧《火鸟》,在练习中她因腿部严重骨折,几乎断送舞蹈生涯,却在9个月后克服伤病奇迹复出。2015年,米斯蒂再次创造历史,成为美国芭蕾舞剧院成立75年来第一位非裔首席舞者,并入选《时代周刊》“2015年全球最具公众影响力的100人”榜单。她先后出版了自传《告白芭蕾》和绘本《火鸟》,鼓励人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打破不可能。
[美]克里斯托弗·麦尔斯
美国插画家,他与父亲联合创作的绘本《哈莱姆区》曾获得凯迪克大奖。他的作品《黑猫》《爵士乐》《H.O.R.S.E.》《火鸟》,连同《哈莱姆区》,五次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评选为美国科瑞特·史考特·金童书奖。此外,他还获得过三次《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
一只色彩缤纷的小蜗牛邀请你跟着它,沿着它银光闪闪的小路,品览它最喜欢的画作,爬过了8幅现代艺术画作,从超现实主绘画大师达利,到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再到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一点点找寻蛛丝马迹,拼贴出独属于这只蜗牛的“肖像画”!
编辑推荐:
★贴近孩子理解能力
小蜗牛其实就是本书作者乔·莎克斯丹的化身,她热心地引导小读者去跟现代绘画亲近,同时也让小读者知道艺术作品并不是那么难以亲近。书中没有理论,处处是小孩子听得懂的话语。
★采用英文传统诗的形式
本书作者爱写诗,书中小蜗牛说的话,都采用英文传统诗的形式。她的诗宛如儿歌,在每隔一行的行末都会押韵,让小读者觉得好玩,译者尽了最大的努力,让这本书保持亲切自然的儿童语言,保证会让“小孩子都听得懂”。
★带领孩子认识艺术新面貌
现代艺术不再是只有单一种面貌,可以利用木棍、铲子等工具将油漆滴流或是泼洒在画布上,也可以用剪刀剪剪贴贴,颜色更是色彩缤纷。带领孩子认识更多现代艺术的丰富样貌,跟着蜗牛出发了,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玩耍吧!
作者简介:
乔·莎克斯丹(Jo Saxton)
美国艺术史学家,获得17世纪荷兰绘画史博士学位,同时也是学龄儿童艺术类教学专家。曾就职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剑桥大学,也在多个市区公立学校和研究机构中工作过,现仍为政府部门担任顾问。自12岁那年参观了国家美术馆,乔便深深地爱上了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乔希望可以通过《蜗牛的小路》,帮助孩子们(包括她自己的三个孩子)发现艺术中蕴藏的乐趣。
牙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可你了解它们吗?为什么牙齿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牙齿分为门牙、虎牙和磨牙?
打开这本书,来玩角色扮演、做猜谜游戏吧!最后你会知道答案的!和动物朋友们,比一比,猜一猜,看看如果你的门牙(或虎牙、磨牙)长得特别长,你会变成什么样,是哪种动物的牙齿?在这场游戏中,海狸、松鼠、兔子、大象、海豹、猫、熊、马等哺乳动物纷纷登场啦,甚至大鲨鱼、青蛙也来凑热闹。
趣味、游戏、互动中,你会知道:噢,原来长什么样的牙齿和吃什么食物有关系啊!读完这本书,说不定你会成为动物牙齿专家呢!
作者简介:
萨拉·莱文,作家、生物学教授。她还给孩子们上植物和动物课。现在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并与女儿、两只狗和一只猫为伴。这三只宠物都长着长长的虎牙,而女儿的牙齿形状和大小相似。她的作品曾入围2014最佳库克奖(库克奖是美国唯一由孩子们亲自选出获奖作品的国家级科普图画书奖项)。
T.S.斯普凯图斯,斯普凯图斯先生从事了很多年的插图工作。工作之余,他喜欢随意地涂涂画画,然后把手稿放在手提箱里,但他经常忘记钥匙放在哪儿。他最理想的一天就是构思、作画,偶尔也会吃点东西,休息一会,等待脑子里涌出更多的灵感。幸好他的太太很擅长找丢失的钥匙,这下斯普凯图斯先生再也不用担心打不开手提箱啦!
媒体评论:
“作者的作品是将科学事实、互动乐趣和让人捧腹大笑的图片成功结合的典范。”——《柯克斯书评》
“这本好玩、搞笑的科普图画书,应该是牙医诊所和图书馆的必备读物。”
——《学校图书馆》杂志
“当动物的牙齿遇见孩子的猜谜游戏,诞生了这本有趣的牙齿科学书。”
——《书单》杂志
国际图书大奖作者苏珊·莱恩,在已故音乐家巴斯蒂罗的阁楼上,发现了一个有关内心美德的故事。
白蝴蝶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却暗暗为自己的平凡白翅膀烦恼。她不畏艰险拯救了玫瑰花园,但还是希望拥有彩色的翅膀。仙女眼看无法说服她,便满足了她的要求,没想到,花蝴蝶的绚丽外表也在将她引向危险……
本书卖点
★妈妈选择奖金奖图书
★“月光”少年图书奖
★《儿童科学杂志》年度图书
★美国视觉资源联合会经销商选择奖
★入围美国国家独立卓越图书奖
★紫蜻蜓图书奖绘本类二等奖
★科罗拉多州独立出版人奖
★国际图书大奖作者苏珊·莱恩献给每一个想要找到自信的善良孩子
万物都有自己的家。你知道它们都住在哪儿吗?有些房子,我们很熟悉,比如一个蚂蚁洞,或者一间狗舍;有些却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比如一个玉米壳,一个豌豆荚……这本经典图画书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编辑推荐
对于孩子来说,“家”在他们的情感字典里是排在第一位的。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自己的一片天地——一个和家人住在一起的家,即使门外寒风呼啸,也充满安全感,能美美地睡上一觉,并且享受生活。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家都一样。提到房子和家,一般都会想到一个屋顶和四面墙。而诗人玛丽·安·霍伯曼打破了这种先入为主的童年印象,在这本1978 年首次出版的图画书里,以一个幽默却引人深思的出发点,探索了世界上各种有待发现、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叹为观止的书,是年度最佳童书之一。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1983年,《我的房子我的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是美国人梦寐以求的一项文学奖项。这一荣誉既肯定了霍伯曼驾轻就熟、富有韵律感的文字,又肯定了贝蒂·弗雷泽所绘的精致漂亮的图画,尤其是扉页的英文书名,看起来就像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些经典、温馨的童书插画,也像同一时期喧闹、不拘一格的波普艺术。
——美国著名童书研究专家 伦纳德·S. 马库斯
作者简介
作者:玛丽·安·霍伯曼(Mary Ann Hoberman)1930 年生于美国斯坦福。从1957 年第一本书出版以来,她一直在从事儿童文学写作。主要作品有《我的房子我的家》《七个贪吃小宝贝》《没有睡衣的大羊驼》等。1983 年,她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3 年荣获美国英语教师协会童诗奖。2008 年,美国诗歌基金会成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儿童桂冠诗人奖。
绘者:贝蒂·弗雷泽(Betty Fraser)1961 年生于美国旧金山市,从事童书创作,擅长拼贴创作技法,主要作品有《顶级厨师》等。
《美国学前/小学生全科练习》系列目前共有6册,前两册为4~5岁和5~6岁学前教育,后四册为1至4年级课外练习。全套书采用习题和游戏的形式,以一年一册的进度涵盖了每一年龄段所需掌握的各科内容,是一套符合美国核心课程标准的练习册。书内包含英文字母、数字、字母描写、迷宫、形状、颜色、英语首音节、分类与配对等内容,并附赠迷你问答卡(双语版)、字母表拉页海报等多种礼品。
编辑推荐
学生喜爱,家长信赖,教师推荐,这就是《美国学前/小学生全科练习》。以练代学,学以致用,头脑聪明,自有乐趣!
内容设计不仅符合美国核心课程标准,而且符合每个孩子在其成长阶段的学习节奏。选择合适的课程级别,制定自主的学习计划,孩子的潜能将在使用《美国学前/小学生全科练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掘。
涵盖整个学年所需掌握的各科内容:自然拼读、加减乘除、形状与颜色、科学与社会……在提升孩子英语与数学等能力的同时,鼓励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
针对关键概念和学习模块提供参考讲解。孩子可以巩固在校学习内容,家长可以辅导孩子的功课,准确地评价孩子的掌握程度。无论以何种方式使用,《美国学前/小学生全科练习》都将是连接家庭与课堂的重要桥梁,家长与孩子可以在此共度亲子学习时光。
著者简介
利亚纳•奥尼西(Liane Onish)参与过许多少儿教育类书籍、杂志、游戏和课堂材料的编写工作。她编写的学习用书兼备专业性与趣味性,其中,“Brain Quest Workbook”系列、“Solve-the-Riddle Math Practice”系列以及“Vocabulary Packets”系列均广受好评。此外,利亚纳•奥尼西还拥有从幼儿园至五年级各个阶段的教学经验,是一位具有专业水平和丰富经验的教育者。
《小马宝莉儿童口语表达训练读本·说出一口漂亮话》(共4册),字词篇帮助孩子提升识字水平;短语篇满足孩子说话期对词汇量的需求,让孩子口出妙语;句子篇教孩子简单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孩子金句不断;故事篇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即兴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出口成章。掌握一个好方法,帮助孩子从“怕说”到“敢说”,从“敢说”到“会说”,从“会说”到“能说”,逐步建立孩子开口说话的自信心,成就更多人见人爱的巧嘴宝宝。每册书后还有一个孩子们喜爱的涂色游戏,增强了互动性。本套书兼备趣味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是幼儿口语表达发展关键期的优选。
“爱问WHY”美国经典儿童科学思维图画书系列是全球权威教育机构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精心打造的一套儿童人文科普书。这套书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天气学、环境学以及其他与科学有关的知识,通过引导孩子进行对客观世界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科学原理或规律,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形成系统性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每册书后附有亲子活动手册,提供与书中内容相匹配的科学趣味小实验,帮助孩子加深对科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从而,在大脑中构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全书首辑共有十五册,包括《动物的本领有多大》《风可以跑多快》《动物喜欢吃什么》《植物太疯狂》《云哭了,雨笑了》《乘只气球飞上天》《自己动手做赛车》《光的魔力有多大》《怎么给巨人量身高》《高音低音摸得着》《全世界的声音有多少》《千奇百怪的石头》《我能甩掉自己的影子吗》《玻璃和橡胶的争吵》。每一册都采取相应的叙述方式和绘画风格阐述不同门类的科学知识,让儿童多种角度领悟各种科学知识。孩子在领悟科学原理的同时,享受自然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形成科学思维,开启自己人生第一次奇妙的科学之旅。
小女孩感觉很孤单,家人各忙各的,谁也无暇顾及她,于是,她便用红色的笔在卧室墙上画了一扇门,从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奇幻和冒险,却也危机四伏的地方。她用红色的笔画出了船、气球,还有一张能够带着她去往未知地域的飞毯,那里暗藏危险,但是,勇气和互助可以帮助她渡过难关……
·当我们愿意闭上眼睛,跟着想象去漫步时,世界其实触手可及。
·整本书无字,却叙述清晰,画面简洁流畅。作为一个动画设计师,贝克在对情节、节奏、画面运动、视觉线索(能让小女孩逃离的东西都是红色的)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掌控。
·涵盖了经典“历险”主题的所有基本元素:未知的地域、反抗和挣扎、无畏的勇气。故事的结尾,孩子们马上就可以想象得到,一段新的旅程又将开始。
·画面细节丰富,颜色明亮,层次丰富。钢笔线条,水彩上色。
永远顶着几根不乖顺头发的大卫在圣诞节里有点儿忘乎所以,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淘气榜”第一名的大卫实在没办法不闯祸。他试图偷偷吃掉饼干、为了等圣诞老人不肯睡觉、积雪尚未融化光着屁股就跑出去,还在地上边尿尿边画出自己的名字!不得不感叹大卫旺盛的精力和挑战妈妈底线的勇气。
不过,圣诞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有“圣诞老人”作为妈妈的杀手锏,一封署名“爱你的圣诞老人”的来信让忘乎所以的大卫哭得好伤心。信里写着“没有你的礼物,因为你淘气来着。”捧着信哭泣的大卫真让人心疼,难道大卫真的要过一个没有礼物的圣诞节吗?
当然不会啦!不管多么淘气的孩子,爸爸妈妈都会让他在一年最重要的节日里,享受到最大的欢乐。
在海面几千米以下的地方,生活着缤纷多彩的海洋动物。这个广阔的海底世界里,隐藏着这无数让人惊喜尖叫的秘密。你知道吗?水母既没有骨头也没有大脑,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还有,在鲨鱼的一生中,它要换掉成千上万颗牙齿呢!
跟随本书的作者美国家长选书奖&美国教师选书奖双奖得主——“骨骼”大师鲍勃·巴诺走进海洋世界。他会用丰富的色彩,生动且富有韵律的语言的和美丽的插图,向我们展示海洋动物的骨骼秘密。在这里,孩子们了解到——哪些动物有骨头,哪些动物没有骨头,哪些动物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成长时间,还有哪些动物会在海底发光。
对了,图书后面还有一张超级丰富的“海底信息表格”哦!这本书一定会让孩子们钻进神奇的海洋世界的!
《数字昆虫乐园》是一本通过数字来介绍小虫子的趣味科普书,使孩子在观察、阅读、想象和翻拉页的过程中,发掘小虫子们的秘密,成为既喜爱探索科学知识,又懂得欣赏艺术美的小小数学家、昆虫学家和艺术家。
《数字昆虫乐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新颖奇特。以数字组合的形式向孩子展现小虫子的精彩世界,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内容充满奇趣色彩,展示了小虫子们鲜为人知的神奇本领,夸张、幽默、又贴近实际的比喻,让人在会心一笑间,生发出对自然奥妙的叹服和神往;文字编排也很巧妙,不经意间,小读者或许在蜘蛛网上也能发现有趣的文字内容;出乎意料的细节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被随意翻开的某个拉页,或许就是打开昆虫世界的大门。
本书的作者莎伦?韦纳和萨拉?弗洛斯是两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面设计师,其作品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库珀-休伊特博物馆、法国邮政博物馆,以及装饰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相信这套把昆虫形象、有趣知识、相关数字巧妙融合在一起的趣味科普书,会让孩子在不断惊喜中,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像昆虫学家一样探索,像艺术家一样欣赏。
《妈妈的吻》是一本甜蜜的晚安绘本,凯迪克大奖得主南希·塔富里的创作灵感源于与女儿参观《彼得兔的故事》作者碧雅翠丝·波特小姐故居山顶农场的经历。安静整洁的农场给她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妈妈的吻》诞生了。
“宝宝都喜欢亲吻。小鸡喜欢妈妈的吻,叽叽叽,叽叽叽;小牛喜欢妈妈的吻,哞——哞——小山羊喜欢妈妈的吻,咩咩咩……”图画中,黄昏日落,鸟妈妈盘旋在农场上空,准备回到宝宝的身边。跟随它的视野,动物妈妈们向孩子们表达爱的画面紧接而来——鸡妈妈轻啄小鸡的脸颊,牛妈妈温柔舔着小牛的鼻头……就连鼠妈妈和兔妈妈都脸上洋溢着幸福,在夜晚来临时,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亲吻。
南希·塔富里用引人入胜的优美插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农场,与我们分享了不同动物妈妈以各种各样的亲吻向孩子们表达的爱与情感。这是向世间所有美妙的吻的一次暖心致敬。
对于3-6岁及6岁以上那些时刻保持着旺盛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还有什么比世界上最大的蓝鲸更具有吸引力的动物呢?《蓝鲸》通过清新的海洋色彩和美丽绘图,带孩子进入蓝鲸生活着的深海,近距离了解蓝鲸的一切。
科普绘本《蓝鲸》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类比阐述的方式,将蓝鲸的科学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联系起来,将蓝鲸的体重、身长、肺活量等单调的科学数字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概念表示出来。比如:蓝鲸的体长可以长到30米,就像一辆卡车、一台挖掘机、一条小船、一辆小轿车、一辆自行车、一辆摩托车、一辆货车和一台拖拉机排成队那么长!蓝鲸呼吸一次的气体,可以充满2000个气球!让阅读更有趣味,让科普更加温暖,让孩子爱上蓝鲸。
爱上了蓝鲸,才会懂得爱护蓝鲸。通过对蓝鲸的艰难的生存现状的介绍,唤起孩子对蓝鲸的喜爱和关怀。积极引导孩子对动物、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从小树立保护珍稀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本书适用于0-6岁的幼儿,用经典童谣给孩子磨出英语耳朵,由美国插画名家西尔维娅·隆倾心打造。本书除了一册全英文版童谣合集,还配备了一本精美的中文译本,并附英国执教的华人名师撰写的童谣学英语精读指导,更有原声英文朗读CD,是给孩子磨出英文耳朵的经典素材。
鹅妈妈童谣是欧美国家传唱多年的经典童谣合集,在本版鹅妈妈童谣中,获奖绘者西尔维娅·隆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视角赋予这些童谣鲜活的生命,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她生命的印迹,及动人的细节都诱惑着读者阅读一遍又一遍。这本童谣合集用插画将原本零散的童谣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将原版童谣中语言晦涩和不适宜元素进行了软处理,使之更适合低龄孩子阅读,同时也蕴藏了充满爱的语言、韵律和故事,让孩子从听读童谣入门,熟悉英语语言的结构和发音模式,跟读朗诵,在重复模仿间掌握英语律诗的各种韵脚,培养绝妙的英语语感。这些童谣神奇悦耳,时而荒唐,时而睿智,会给中国孩子的童年增添更多乐趣。